欢迎访问魅颜整形网!

魅颜整形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整形新闻 >牙齿反颌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牙齿反颌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5-24 03:17:18 整形新闻 120次 作者:管理员

前牙反牙合(反颌)又被称之为地包天,是我国儿童口腔疾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牙颌畸形,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某些先天性疾病及后天原因等引起,孩子的口腔不良习惯,以及家长不正确的喂养方式,都可造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牙齿反颌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牙齿反颌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一.牙齿反颌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1、伸舌习惯:在乳牙和恒牙替换时,许多儿童经常好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刚刚长出的恒牙,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吐舌或舔牙的习惯,继而形成开牙合或牙齿反颌,后者表现为上下牙往外支,即人们常说的“包牙”。

2、咬唇习惯:大多发生在6-15岁之间,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即形成习惯,女孩较多见。咬唇习惯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吮指习惯。其中,咬上唇习惯可形成上前牙倾斜、下颌前突、下牙前突。

3、吮指习惯:吮指活动是婴幼儿最初学会神经反射的一种行为,儿童几乎都有吮指习惯。一般认为,3岁前有此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通常在4-6岁逐渐减少或消失。如在此后仍有吮指习惯并有一定强度的话,就会导致明显的错牙颌畸形。

4、吮吸功能异常:吮吸功能是婴儿出生以后获取营养的必要条件之1、婴儿刚出生时,下颌骨处于远中位置,通过正常的母乳喂养,给下颌带来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进下颌的生长并使下颌调整到中等位置。若为人工喂养,由于奶瓶位置及喂养姿势不正确,或橡皮奶头大小不适等原因而形成错牙颌畸形。

很多家长担心矫正的过程中需要拔牙带牙套会造成孩子牙床松动,老了之后更容易脱落。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在孩子的成长发育期进行牙齿不齐的治疗,是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拔牙不会造成牙床松动,还可以伴随儿童牙齿发育节奏调整治疗进度,大大的缩减治疗时间,效果却事半功倍。

二. 形成牙齿反颌有以下三个因素:

1.遗传因素引起,如果父母中有人是反颌,宝宝就有遗传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占1/3。

2.喂养方式不当,婴幼儿乳牙齿反颌的家庭因素是家长喂奶姿势不正确,家长在喂奶时,奶瓶如拿得太高,幼儿就必须把下颌外伸才能喝到奶,久而久之,下颌就会较上颌更突出,形成反颌。

3.养育方式不当,如让宝宝养成经常吮手指、咬嘴唇、咬物、吐舌、下颌前伸等不良习惯以及奶嘴使用时间过长。

如患有反颌牙现象而没有及时矫治,那么它会导致患者的下巴慢慢的变长,更进一步的影响患者的五官形象。对于乳牙期和替牙期个别牙的反颌,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较简单的活动或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而恒牙期的反颌,则需正畸医生用较复杂的固定矫正器进行矫治,矫治时间一般需要两年左右,费用也相对较贵。

三. 牙齿反颌的种类有哪些

1、牙源性:多由于牙齿萌出或替换过程中的局部障碍所至,常表现为单纯的前牙齿反颌。反覆盖较小,磨牙关系为中性或接近中性关系。

2、骨源性:多由于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可表现为下颌角钝,下颌体长,下颌支短或上颌前部发育不足。

3、功能性:由于不良哺乳姿势等而引起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造成下颌前突和前牙齿反颌,但其下颌形态和大小基本正常。

如何预防牙齿反颌?

1、由于乳尖牙磨耗不足而引起的前牙齿反颌,可通过调磨过高的牙干扰,而使下颌自行复位。

2、保持早失乳牙的间隙,设法维持早失的上乳磨牙间隙尤其重要。

3、哺乳期间,纠正不良的哺乳姿势,避免婴儿下颌过度前伸。

4、由于口腔不良习惯引起者,应及早破除不良习惯。(编辑3002)